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是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截至20226月底,民革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有党员15.8万余人。民革历任主席为李济深、何香凝、朱蕴山、王昆仑、屈武、朱学范、李沛瑶、何鲁丽、周铁农、万鄂湘,现任主席为郑建邦。

民革由原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所创建。于194811日在香港成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革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共同战斗,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民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成员,参加人民政权和人民政协的工作,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实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革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要求,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为加强海峡两岸沟通与交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作出了新的贡献。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多党合作事业,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强调推动多党合作展现新气象、思想共识取得新提高、履职尽责展现新作为,为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本党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履行职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02212月,民革召开了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回顾了过去5年的主要工作,全面客观地总结了中共十八大以来民革全党在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加强自身建设实践中的基本经验,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了民革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章程(修正案)》。大会号召,民革全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在民革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的带领下,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谱写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同盟是主要由文化教育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民盟于1941319日在重庆秘密成立,当时的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其时,由于皖南事变的发生,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合作遭到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危机四伏。国共两党以外一些主张抗日的政党和人士,迫切希望联合起来,为坚持团结民主抗日而斗争。于是,即以部分国民参政员于193911月成立的统一建国同志会为基础,成立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参加者有: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党(后改称民主社会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后改称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协会的成员及其他人士,公推黄炎培为中央委员会主席。旋黄炎培辞去主席职务,推举张澜任主席。19411010日,在香港的民盟机关报《光明报》发表《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宣言》和《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对时局主张纲领》(简称十大纲领)。1942年,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遂成为集合三党三派的政治党派。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最初的政治主张是贯彻抗日主张实践民主精神加强国内团结等,并积极组织成员参加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宪政运动。

1944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将名称改为中国民主同盟,由团体会员制改为个人申请参加。同年10月,发表《对抗战最后阶段的政治主张》,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

194510月,民盟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政治报告》、《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民主同盟纲领》、《中国民主同盟组织规程》。会议产生了第一届中央委员会,推选张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会议明确提出了和平、统一、团结、民主的政治主张。

19461月,民盟参加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在政治协商会议和国共两党和谈过程中,民盟与中共代表团密切配合,力促和谈成功。与此同时,参加和支持学生民主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斗争。一批优秀的民盟盟员如李公朴、闻一多、杜斌丞、杨伯恺、于邦齐等在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中,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杀害。尤其是在反对国民党非法召开国民大会的斗争中,民盟与中共一致行动,拒绝出席,并先后将投靠国民党的青年党、民社党清除出民盟。

194710月,国民党政府悍然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11月,民盟总部被迫解散。民盟地方组织和盟员转入地下斗争,民盟的海外组织积极开展活动,继续与国民党进行斗争。

19481月,民盟在香港召开一届三中全会,成立临时总部,公开宣布同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为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实现民主、和平、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同年5月,民盟与各民主党派一起,通电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口号19493月,民盟总部由香港迁到北平。同年9月,民盟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民盟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为民盟的政治纲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新中国人民政权工作和国家事务管理,推动盟员和盟所联系的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特别是在参加国家文教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562月,民盟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一切为了社会主义的口号。为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民盟积极发挥作用,就知识分子问题和文化教育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远见的意见和建议。1957年,由于的错误,特别是反右扩大化,民盟受到严重挫折。

文革期间,民盟各级组织被迫停止活动。粉碎四人帮以后,民盟逐步恢复组织活动。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民盟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坚持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贡献智慧和力量。197910月,民盟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把民盟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在新的历史时期,民盟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参与经济建设、文教建设和其他方面重大问题的协商和讨论;参加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履行参政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责。同时,进一步调动盟员和盟所联系的知识分子的积极性,组织和动员盟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面向社会、为四化建设服务的活动,同时民盟的组织也有了较大发展。1983年至2012年,民盟先后举行了的第五至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做了不懈的努力。在这期间,民盟中央提出了为经济建设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的号召。通过实践走出了一条开发民盟智力资源,参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订与实施的新路子,尤其是在参与教育改革和智力扶贫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民盟以爱国的情怀、踏实的作风、扎实的知识,团结广大爱国的知识分子和爱国民主人士,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服务,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实现祖国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2012年民盟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5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民盟秉承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围绕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职能,持恒精准开展社会服务,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献计出力,为多党合作事业的不断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新的贡献。

201712月举行的民盟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民主同盟章程》规定,中国民主同盟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努力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实现两个阶段战略安排、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民盟历任中央委员会主席为黄炎培、张澜、沈钧儒、杨明轩、史良、胡愈之(代主席)、楚图南、费孝通、丁石孙、蒋树声、张宝文。现任主席丁仲礼。

截至202212月底,全国共有盟员34.83万人,其中高教界占23.26%,基础教育界占27.74%,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界占6.64%,其他重点分工领域占4.76%。省级组织30个,市、县级组织412个。盟员中有2.57万余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1980余人担任政府及司法部门县处级以上职务,还有一些盟员担任国家监察委员会特约监察员、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最高人民检察院特约检察员、教育部特约教育督导员、国家特约自然资源监察专员、审计署特约审计员等。民盟盟员中,有许多人在自己的专业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享誉国际或获得国家表彰。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是主要由经济界人士以及相关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中国民主建国会现阶段的政治纲领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基本职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优势,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中国民主建国会现阶段的任务是:聚焦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按照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全面履职,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自身建设和履行职能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和优势,着力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反映社情民意、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开展社会服务上发挥更大作用,为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民建具有爱国、革命的光荣历史,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坚持爱国主义、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坚持遵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坚持与经济界的紧密联系、努力发挥会的特色,坚持与时俱进、在自我教育中不断提高会的素质等优良传统,探索出具有本会特色的参政党建设规律:政治纲领的与时俱进,引领会的前进方向;思想建设的与时俱进,保证会的健康发展;履职能力的与时俱进,巩固会的参政党地位。19451216日,民建在重庆成立,成员主要是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发起人有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孙起孟等。民建成立后,积极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1948年,民建响应中国共产党51日关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派代表赴解放区参加筹备工作。19499月民建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订《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民建确定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参加人民政权和人民政协工作,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恢复和发展经济,特别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积极配合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时期以来,民建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努力弘扬民主、团结、创新、奉献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积极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在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认真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有计划地就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很多重要意见和建议,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维护安定团结做了大量的工作。

民建各级组织带领广大成员,在各类企业、教育和研究部门、政府和社会管理等各个工作岗位上积极贡献力量。与此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积极开展智力扶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职业教育、社会公益等方面的活动,成立了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使本会的扶贫工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每年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的风险投资论坛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已经成为本会的知名品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长期以来,民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民建中央还创办了民主与建设出版社、《经济界》杂志,开通了民建网站。

民建积极开展联谊工作,加强同港澳各界特别是工商、教育等专业界人士的联系。加强与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界人士的联络与交往,促进两岸同胞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维护两岸关系和平稳定,促进祖国统一。发展与外国有关政党、团体的友好往来和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协助政府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为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港澳繁荣稳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民建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中城市都建立了组织。截至20236月,全会共有会员228318人,其中经济界会员176112人,占会员总数77.2%;企业界会员146527人,占会员总数64.2%;民营经济人士51197人,占会员总数22.4%。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7828人次;在政府机关及司法部门任职县处级以上2471人,担任市级以上特邀约职务1601人。(数据来源:民建中央组织部《中国民主建国会组织概况》)

民建第一、二届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为黄炎培,第三届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四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为胡厥文,第五、六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为孙起孟,第七、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为成思危,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为陈昌智,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为郝明金。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是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传媒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民进创始人是抗日战争时期留居上海的部分文化教育出版界进步知识分子和工商界爱国人士,主要有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许广平、林汉达、徐伯昕、赵朴初、雷洁琼、郑振铎、柯灵等。在抗战时期,他们与中国共产党人一起,坚持抗日救亡斗争。抗战胜利后,他们积极参加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爱国民主运动,于19451230日在上海正式成立了一个以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践为宗旨的政治组织,定名为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进成立后,先后发表了《对于时局的宣言》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立即结束一党专制、还政于民,立即停止内战、保障人民自由权利等政治主张。为了扩大和平民主力量,民进联络和团结上海68个主要群众团体组织,组成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1946623日,民进参与发起并组织在上海北火车站举行的十万群众反内战大会,民进领导人马叙伦、雷洁琼等参加赴南京请愿的和平代表团,在震惊全国的下关事件中,面对国民党暴徒的铁棍拳头,用鲜血写就对祖国和民族的耿耿忠心。19484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民进坚决拥护和响应,主要领导人先后由上海及香港转入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的各项筹备工作。19499月,民进代表马叙伦、许广平、周建人、王绍鏊、雷洁琼等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民进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为纲领,制定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宪法为准则,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民进中央带领全会加强政治学习,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继续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民进领导人和一些会员担任了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的重要职务。

改革开放以来,民进坚持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按照参政党的性质定位,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参加政治协商,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提倡尊师重教、维护人民教师的合法权益,在教育立法、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民办教育发展、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围绕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经济转型、反腐倡廉、社会建设、科技创新、区域发展、农村扶贫等方面深入开展调研,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民进发挥界别优势,在讲学办学、科技咨询、智力扶贫等方面做了大量社会服务工作,组织开展以科技示范等为主要内容的六项西进活动,以教育帮扶为重点的同心·彩虹行动,大力倡导服务就在身边,人人可以参与的微公益理念,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优良传统,践行四新”“三好要求,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引领,扎实推进组织建设、履职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坚持立会为公、参政为民,发挥特色优势,围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等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扎实做好对口湖南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对口江西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助力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广泛开展公益活动,全力参与抗疫救灾,以教育文化为纽带推进与台港澳交流交往,履职尽责取得积极成效,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新的贡献。

202212月,民进召开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审议民进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报告,修改《中国民主促进会章程》,选举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大会号召,全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切实担负起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的重大责任,不断开创民进事业新局面,谱写新时代多党合作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历任主席为马叙伦、周建人、叶圣陶、雷洁琼、许嘉璐、严隽琪。现任主席为蔡达峰。

截至2023年底,民进共有29个省级组织,274个市级组织,54个县级组织,9350个基层组织,20万余名会员。会员中,教育文化出版传媒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的高中级知识分子占70.8%,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9万余人,在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及组成部门、各级司法机关担任副处级以上职务的1159人。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是以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教育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农工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义务,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享有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农工党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一代又一代农工党人同中国共产党并肩奋斗、携手前行。

193089日,邓演达等同志在上海创立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农工党前身),确立了解放中国民族、建立平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纲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工党不断追求进步,团结爱国知识分子和进步人士,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共同奋斗,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193511月,改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率先响应中国共产党发表的八一宣言,走上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的道路。19472月,确定党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加强与中国共产党全面合作,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85月,响应中共中央发布的五一口号,走上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道路,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筹建新中国。农工党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工党参加人民政权和人民政协,参与社会主义改造,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农工党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致力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为推动改革发展、助力社会和谐、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工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致力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聚焦推进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履职尽责、奋发有为,为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作出了重要贡献。

 

 

致公党

中国致公党是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有海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为主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中国致公党由华侨社团美洲致公堂发起,192510月在美国旧金山成立。长期以来,中国致公党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维护华侨的正当权益而奋斗,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特别是祖国的抗日斗争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并与中国共产党相识、相知、相助。19475月,中国致公党在香港举行了具有重大历史进步意义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从此走上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共同奋斗的道路,成为新民主主义政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致公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本准则,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长期以来,致公党作为参政党,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致公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以及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积极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为国家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作出贡献。中国致公党充分发挥与海外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对外联谊工作,广交朋友,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好经济、科技、教育、医药、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和引进工作,开展对外友好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以促进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以及海外侨胞的正当权益,积极向政府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合理要求。中国致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热爱祖国,致力为公,团结奋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良传统。

进入新时代,中国致公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循章治党、以公凝心,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忘多党合作建立之初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参政履职,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提出高质量政策建议;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扎实做好定点帮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助力乡村振兴作出贡献;赓续优良传统,充分发挥侨海特色和优势,团结全体党员和所联系的归侨、侨眷、归国留学人员及海外侨胞,动员海内外中华儿女,致力为公跟党走,侨海报国建新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致公党成立至今,已召开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为陈其尤、黄鼎臣、董寅初、罗豪才、万钢。现任主席蒋作君,常务副主席张恩迪,副主席曹鸿鸣、吕彩霞(女)、杨兴平、闫傲霜(女)、徐晓兰(女)、卢国懿。

目前,致公党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江苏、浙江、辽宁、湖南、安徽、山东、海南、贵州、湖北、陕西、河南、江西等省市有组织。

 

九三学社

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九三学社与五四运动有着深厚渊源,在创建和发展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1944年底,一批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学者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政治民主,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与民主科学精神,在中国共产党支持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于重庆发起民主科学座谈会,自然科学座谈会的学者也陆续参加进来。194593日,为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民主科学座谈会更名为九三座谈会,194654日,召开大会,将九三座谈会改称九三学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九三学社积极支持和呼应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积极参与和推动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斗争,发表宣言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宣告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积极贡献。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九三学社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美援朝战争、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运动,走上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道路,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特别是发展科学技术、高等教育和医药卫生等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九三学社积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任务,自觉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履行职能,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力量。在此期间,九三学社先后就教育体制改革、知识分子政策落实、三峡工程建设、三江源和长江上游生态保护、革命纪念地保护和建设、非典防治、低碳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党和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提供重要依据;积极拓展发挥作用的渠道和途径,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九三学社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履职尽责、凝心聚力,聚焦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长江黄河流域和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科技型民营企业发展等重大问题广泛调研,提出一系列高质量建言;扎实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和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积极助力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力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新的贡献。

九三学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现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按照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团结全体社员和所联系的知识分子,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同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九三学社中央历任主席为许德珩、周培源、吴阶平、韩启德,现任主席武维华。截至2023630日,全社共有30个省级组织、282个设区市市级组织、29个县级组织、7874个基层组织、211738名社员。社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20004人,占社员总数的56.7%,其中两院院士65人。九三学社中央主办的机关刊物是《民主与科学》和《九三中央社讯》。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是由台湾省人士组成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台盟于19471112日在香港成立。台盟成立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支持台湾人民的反帝爱国民主斗争;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 “五一口号,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台盟参加人民政权和人民政协的工作,推动盟员和所联系的台湾同胞,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贡献。

台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承和发扬台湾人民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团结广大盟员和所联系的台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中共中央确定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台盟历届主席为谢雪红(女)、蔡啸、苏子蘅、蔡子民、张克辉、林文漪(女)。现任主席苏辉(女),常务副主席李钺锋,副主席吴国华(女)、郑建闽、江利平、孔令智、符之冠。1987年至1992年,台盟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实行主席团制,主席团执行主席林盛中(19871988年)、蔡子民(19881992年)。

目前,台盟在19个省、直辖市建立了组织,现有成员3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