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精神,推动高校基层组织建设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2025年8月26日至31日,民建上海师范大学委员会一行由主委石文龙教授带领,以“校地合作、组织互动、会员联系”为主线,通过实地考察、专题座谈、文化参访等形式,在江苏泰州、盐城开展了为期六天的调研交流活动。
实地走访重温初心,感悟时代文化脉搏
调研团首站抵达泰州。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诞生地,也是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所在地,泰州兼具深厚红色底蕴和强劲产业活力。在泰州期间,调研团首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在庄严的展馆中重温红色记忆,深切体会革命先烈矢志报国的家国情怀。随后参访中国医药城博览馆及重点企业,则让调研团直观感受到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脉动;参观了泰州规划展示馆与泰州学院校史馆,深入了解泰州市在城市空间结构、产业功能布局与教育资源统筹方面的整体思路与实施路径,也对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作用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走进乔园、望海楼与梅兰芳纪念馆,在园林艺术、古塔遗存与京剧大师的精神世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价值。特别是在梅兰芳先生的生平事迹中,大家读出了“以艺载道、以美育人”的文化担当,与高校育人目标不谋而合。在杨延修纪念馆及五巷历史文化街区,在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空间中,深切感受到地方在保护历史街区、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方面的治理智慧。在泰州学院召开的“校企协同创新实践”专题座谈会上,双方围绕产业升级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科研成果转化中的组织协调机制、民建系统内跨区域组织协同的有效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双方一致认为,校地合作的核心在于理念协同与机制共建,民建组织在其中应发挥桥梁、纽带与平台功能。
“天下民建是一家”,联动互学显厚谊
在盐城期间,调研团先后走进新四军纪念馆与盐城湿地博物馆。新四军纪念馆集中呈现了盐阜大地在抗战时期的重要贡献和铁军精神,红色历史氛围庄严厚重,令人肃然起敬;而湿地博物馆则展示了盐城作为“国际湿地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探索与国际合作成果。两个场馆彰显了盐城这座城市独特的“红色基因”与“绿色底色”。走进一汽奔腾小马工厂,深入一线企业了解其在创新发展、资源对接与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具体需求,探索民建组织在服务会员成长中的切入点与支撑点。考察东晋水城项目,激发高校教师对地方规划治理模式的新理解。随后,与民建盐城师范学院支部联合召开座谈会,围绕“深化产学研创新协同实践”等议题开展深入交流。双方分享了各自在制度建设、活动创新、组织活力方面的丰富经验,为高校民建组织拓展服务边界、增强组织凝聚力提供了有益启发。
本次联合调研,是一场深度学习、深度互动、深度反思的过程。从红色文化到绿色发展,从高校合作到会员服务,从城市规划到产业考察,调研团以多样化的视角切入,既增长了见识,也拓宽了组织建设的实践路径。民建上海师范大学委员会将以此次调研为新起点,持续深化与地方组织、企业、高校的合作机制,积极探索组织互动、专业共建、成果转化的融合路径,为助力地方发展、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组织成长贡献更多高校智慧与民建力量。
(供稿、摄影:民建上海师范大学委员会)